We use cookies for analytics, personalised message, advertising and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browse, you accept and agree our Cookies Policy.
關節骨骼保健
*本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詳情請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關節痛是指關節周圍的韌帶、骨頭、軟骨、肌肉或韌帶等組織受損、受傷或發炎時所引起的痛楚,通常伴隨著關節僵硬和活動限制。在紓緩關節痛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引起關節痛的原因。
關節痛的成因可能有很多,常見的成因是關節炎。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它會引起關節組織的損傷和痛楚,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關節炎有多種類型,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退化性關節炎等。此外,關節痛還有其他原因,如關節勞損、受傷、感染、神經受損、肌肉緊張和肌腱炎等。
年輕:肌腱炎
肌腱炎是指因為肌肉過度使用或是姿勢不當,導致腱部受到過度拉扯或壓力而引起的痛楚和發炎。肌腱炎通常會影響到手、腳、肩膀、膝蓋和臀部等部位。
中年: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通常在30至60歲之間開始發病,女性風險較高。這種疾病會引起關節組織的發炎和破壞,導致關節痛楚和僵硬。 。
老人: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通常會在40歲隨年齡增長而以上出現。這種疾病是由於關節軟骨的退化和磨損所導致,引起關節痛和僵硬。退化性關節炎通常會影響到手指、膝蓋、髖關節和脊椎等部位。
雖然關節痛不只影響年長人士,但隨著年齡增長,難免會伴隨著關節骨胳機能退化。因此預防關節痛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預防關節痛的方法:
保持健康體重
體重過重會增加關節負擔,尤其是膝蓋和髖關節。因此,保持健康體重可預防關節痛。
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增強肌肉和韌帶,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建議進行低衝擊運動,如游泳、散步和瑜伽等。
注意姿勢
保持良好姿勢和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可以減少對關節的壓力和負擔。在進行日常活動時,應該經常伸展身體,以維持關節的靈活性和活動範圍。
飲食習慣
飲食中應該包含足夠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如葡萄糖胺、軟骨素、UC-II、鈣和奧米加3 等,以維持關節的健康 。
注意身體發出的痛楚警號
如果出現關節痛或不適,應該及時就醫,並且避免過度使用受影響的關節,以免加重痛楚。
如果持續出現關節痛,應該及時即時紓緩和就醫,以確定成因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關節痛的治療方法通常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等:
藥物治療
包括使用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和類固醇等,以緩解痛楚和減輕發炎。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人士還可以按醫生處方而使用抗風濕藥物(DMARDs)和生物製劑,以調節免疫系統,減輕關節痛。
物理治療
包括按摩、熱敷、冷敷、電療和運動治療等,可幫助減輕痛楚、增強肌肉和韌帶,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手術
如果症狀嚴重且無法通過其他治療方法緩解,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如全關節置換術、部分關節置換術和關節融合等。
其他治療
還可以通過於關節注射透明質酸、使用輔助器協助活動、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來治療關節痛。
關節痛可能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我們應該重視關節健康,並且採取預防和治療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身體信訊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並且適當運動,以維護關節的健康和功能。
健康養生
May 21, 2025 7 瀏覽
肌肉拉傷vs. 肌肉酸痛:護理方法大不同?
肌肉拉傷或酸痛,護理方法大不同!冰敷、熱敷、按摩,哪種最有效?
May 21, 2025 10 瀏覽
外用紓緩肌肉痛產品,哪款適合自己?內用補充品吃出無痛好體
膏藥、止痛貼、按摩膏.......各種外用肌肉酸痛產品功效不同,該如何選擇?
如何有效預防及緩解關節痛楚
有效預防和緩解關節痛的方法很多。運動、飲食、補充劑……但哪種才適合你?
May 21, 2025 12 瀏覽
老人家先有關節痛?探討不同年齡關節問題
不同年齡層都有關節問題,老人常見骨關節炎,年輕人也可能因久坐、運動損傷受困。
April 30, 2025 268 瀏覽
嚴防骨質疏鬆!男性如何增強骨骼密度?
男性須攝取足夠鈣質與維他命D,配搭重量運動與規律作息,有助強化骨骼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