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for analytics, personalised message, advertising and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browse, you accept and agree our Cookies Policy.
日常保健
*本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詳情請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分為不同的亞型,最常見的是H1N1和H3N2 。與乙型流感和丙型流感不同,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風險較高 。甲型流感的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但較為嚴重,並且容易引起併發症,對健康造成較大威脅。
流感的潛伏期通常為1至4天 。潛伏期是指從感染流感病毒開始到出現症狀的時間。在潛伏期期間,患者可能已經具有傳染性,但尚未出現症狀,因此容易將病毒傳播給他人[^1]。
高燒
持續2至7天才退燒。
咳嗽
常見的症狀之一,相對嚴重而且持續時間長。
疲倦和虛弱感
可能伴隨肌肉痛和關節痛。
腹瀉和嘔吐
更常見於兒童。
併發支氣管炎或肺炎
免疫力較低人士和年老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威脅生命。
如果懷疑患有甲型流感,可在家自行進行三合一快測(又稱ABC快測) ,可快速知道自己或家人所感染的是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抑或是新型冠狀病毒 [^3]。另一種常見的流感測試是PCR測試 ,這項測試可以檢測流感病毒的DNA,其準確性較高,達9成以上,20分鐘已可得出結果。這項測試通常會在實驗室進行 [^4]。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症狀,如呼吸困難或胸痛,應盡快就醫,醫生可能會進行額外的檢查和評估,並提供適當治療。
目前較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奧司他韋(Oseltamivir) 和扎那米韋(Zanamivir) ,這些藥物可以減輕症狀和縮短疾病持續時間[^5]。此外,這些藥物還可以減少病毒在人體內複製,從而減輕病情和降低併發症風險[^6]。 除了抗病毒藥物,治療甲型流感時,醫生可能會建議服用止痛退燒藥。此外,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和補充水分,以幫助身體康復。
預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每年都會針對當年度最常見的流感病毒株進行調整。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即使感染了流感病毒,也可以減輕症狀和降低併發症風險[^7][^8]。 此外,患者應該避免接觸已經感染流感病毒的人士,並且勤洗手和佩戴口罩以減少病毒傳播。如果出現流感症狀,應盡快就醫,並且遵從醫生的建議。 如果有關於甲型流感的問題,可隨時向駐店的萬寧藥劑師查詢,我們很樂意為你提供免費藥物諮詢服務。
[^1]:[流感的平均潛伏期通常為1至4日,平均為2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709695/ ) [^2]: [胃腸道症狀在COVID-19患者中很常見,並且在中國近期流行的後期患病率有所增加。]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222988/ ) [^3]:[快速流感抗原測試( RAT )可用于懷疑患有甲型流感的確診。]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572988/ ) [^4]: [RT-PCR檢測可以檢測流感病毒的DNA。(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930607/ ) [^5]: [COVID-19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療能減少重症、危重症發生,前期使用阿比多爾聯合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抗病毒顯示出一定效果。](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391658/ ) [^6]: [奧司他韋是糸酸奧司他韋(Ro 64-0802,GS4071)的前藥,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複製所必需的神經氨酸酶糖蛋白的有效選擇性抑制劑。](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270942/) [^7]:[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717154/ ) [^8]:[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即使感染了流感病毒,也可以減輕症狀和降低併發症風險。]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695737/ )
健康養生
March 31, 2025 64 瀏覽
去瘀膏推薦:紓緩肌肉酸痛和瘀青的最佳選擇
都市人常見肌肉疼痛和不適問題,因此一款有效的去瘀膏是家庭必備。我們精選6款效果顯著且成分天然的去瘀膏,讓你的日常生活更健
March 26, 2025 60 瀏覽
家長不容忽視!兒童用藥7大注意事項
家長切勿輕視兒童用藥安全,必須嚴格遵醫囑用藥,才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March 13, 2025 113 瀏覽
提升胃部健康日常策略 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
時常有胃痛或胃酸過多?不妨嘗試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或可改善問題!
March 13, 2025 111 瀏覽
調整飲食與運動習慣 助你提升腎功能
要維護腎功能,可從日常飲食及運動著手,透過慢慢調節,便可提升腎臟健康。
March 13, 2025 108 瀏覽
如何透過日常健康習慣守護腎臟?從生活細節發現潛在風險
腎臟負責濾淨血液中的雜質 、調節水分與電解質平衡。若有慢性腎臟疾病,可影響身體各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