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for analytics, personalised message, advertising and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browse, you accept and agree our Cookies Policy.
日常保健
*本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詳情請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流感高峰期流感猖狂,醫院的診症壓力都會劇增,加上新冠病毒,隨時雙重中招,病上加病。預防勝於治療,我們首先要了解流感的預防和治療方法,為自己和家人把關,便可避免病情惡化。
已知可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通常是由甲型、乙型和丙型的流感病毒引起,季節性流感以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最常見,也最容易引起大規模流感爆發。 流感病徵可包括高燒、頭痛、肌肉痛、咳嗽、喉嚨痛和疲倦等,通常比普通傷風更嚴重,而且也包括非上呼吸道症狀,如腹瀉及嘔吐等。不過,一般市民很容易混淆流感和傷風病徵,可由醫護人員作出評估和診斷。流感主要透過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及分泌傳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就會把病毒釋放到空氣中,並且會附著在附近的物件上。人們接觸這些物件並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口腔時,就有機會感染流感病毒。
類型
常見度
症狀
甲型流感
最常見
高燒及發冷、頭痛、肌肉痛、咳嗽、喉嚨痛、疲倦等
乙型流感
高燒、頭痛、肌肉痛、咳嗽、喉嚨痛、疲倦、腹瀉、腸胃不適
丙型流感
較少見
輕微症狀,乾咳、流鼻水、頭痛、肌肉痛,通常不會引起大流行
傷風
常見
輕微症狀,如鼻塞、流鼻水、打噴嚏、低燒等
最有效預防流感的方法是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包括該季度熱門的流感病毒株,可以幫助身體產生抗體,從而減少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或減輕流感症狀。此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也很重要,包括經常洗手、避免觸摸眼睛、鼻子和口腔,以及避免與已經感染流感的人接觸。如果有流感病徵,應盡量戴上口罩,以免傳播病毒給他人。
衛生署建議所有市民,包括兒童、成人及長者等,每年應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高危人士,包括如65歲或以上長者、有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及孕婦等。此外,接觸高危人士的家庭成員、醫護人員及幼稚園、托兒所及養老院工作人員等,也應該接種流感疫苗,以保護自己及他人。
大部分流感患者會在一至兩周內康復,如果症狀輕微,可在家中進行自我護理,包括多飲水、休息、服用退燒藥,以紓緩病徵。此外,避免吸煙和吸入二手煙,也能夠幫助加速康復。如果病情嚴重,例如出現呼吸急促、胸痛、意識混亂、持續高燒等病徵,應盡快就醫,接受醫生的評估和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以減輕病徵和縮短病程。
健康養生
April 14, 2025 79 瀏覽
頭痛問題根源在哪裡?如何判斷及緩解頭痛困擾
頭痛經常困擾你?根源到底是壓力、飲食抑或潛藏疾病?內文揭秘頭痛真相!
March 31, 2025 245 瀏覽
去瘀膏推薦:紓緩肌肉酸痛和瘀青的最佳選擇
都市人常見肌肉疼痛和不適問題,因此一款有效的去瘀膏是家庭必備。我們精選6款效果顯著且成分天然的去瘀膏,讓你的日常生活更健
March 26, 2025 109 瀏覽
家長不容忽視!兒童用藥7大注意事項
家長切勿輕視兒童用藥安全,必須嚴格遵醫囑用藥,才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March 13, 2025 154 瀏覽
提升胃部健康日常策略 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
時常有胃痛或胃酸過多?不妨嘗試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或可改善問題!
March 13, 2025 161 瀏覽
調整飲食與運動習慣 助你提升腎功能
要維護腎功能,可從日常飲食及運動著手,透過慢慢調節,便可提升腎臟健康。